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35 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4-08 浏览量:164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白梅 文字大小:

刘时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农牧业交错带,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阜新市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具有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地域条件和资源优势。您提出的建议符合我市市情,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打造辽西蒙东地区畜产品加工核心基地和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供应基地,稳定发展猪鸡,大力发展牛羊驴等草食家畜。2018年,全市牛饲养量75万头、出栏量37万头;羊饲养量579万只、出栏量421万只;驴饲养量15万头、出栏量5万头。近几年,牛羊驴等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在23%左右,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为贯彻国家、省“一带五基地”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突破辽西北”,我市围绕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推进一产业内部的种养复合、养殖业与畜产品加工的一二产契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从而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一、明确战略定位,科学统筹规划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我市制定了《阜新市建设生态农牧区五年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了《突破辽西北畜牧业发展三年工作方案》和《推进县域经济畜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以养定种,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按照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编制《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牛、羊、驴等草食家畜,打造具有阜新地域特色的畜牧产业格局”。

二、加强种业发展,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我市坚持按照“产业发展,种业先行”的原则,积极扶持种畜禽场建设,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一是以辽育白牛、西门塔尔、安格斯牛等为重点,扶持核心场建设。彰武长青牧业成为省级辽育白牛培训基地、国家级肉牛养殖示范场。阜新绿通牧业自2017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400头,现已发展规模1500头。二是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优质种羊,扩大种羊群体规模。彰武天丰养殖场自建场初期就本着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的原则,极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肉羊繁育示范基地。2017年聘请澳大利亚育种专家采取胚胎移植技术进行种羊繁育。三是以“关山驴”为基础,积极培育“辽西驴”新品种。2018年在省资源中心的统一组织下,我市积极开展“辽西驴”选育工作。

三、转变饲养方式,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我市把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作为畜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突出扶持牛羊驴等草食家畜养殖。一是抓好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利用省辽西北五市生态养殖场建设项目,扶持新建养殖场。二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养殖。鼓励具备条件的养殖场户通过改扩建,建成标准化养殖场;引导工商资本利用农村闲置场地,投资建设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对农村散养户进行整合,提倡在远离居民区的村外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三是积极推进合作组织发展。引导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联合起来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

四、发展种草养畜,构建种养复合模式

我市利用国家调整玉米种植面积的有力契机,引导生产者根据养殖畜种、饲养规模,大力发展农田种草,推进草畜结合。一是落实国家“粮改饲”项目。引导牛羊养殖场户扩大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开展规模化、产业化青贮生产加工利用。二是实施苜蓿肉牛、肉羊、肉驴工程。对适度规模牛羊驴养殖户,配套种植优质紫花苜蓿给予补贴,扶持建设集约化优质牧草基地。三是借助乡村振兴项目,探索“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彰武县13个村由村集体牵头建设肉牛养殖小区,农户利用贷款贴息政策种草养牛,实行进区统一管理,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解决了农民养牛标准化问题。

五、强化龙头带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腾挪空间较大,具有大型企业建立全产业链条的独特优势。一是积极推进企业增资扩容。阜新伊利2018年启动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新模式示范项目,总投资2.2亿元,新增4条利乐冠生产线。阜新牧合家启动二期深加工项目,年生产能力2万吨熟食制品。二是引导企业自建养殖基地。辉山乳业先后在彰武县建设奶牛养殖牧场16个,内蒙古优然牧业在彰武县启动万头奶牛养殖牧场项目,作为伊利乳业配套养殖基地。三是鼓励企业建立包括饲料加工、物流等配套体系建设。彰武辉山乳业自建饲料厂1座,年生产加工能力30万吨。山东东阿阿胶在阜蒙县建立肉驴繁育中心,2018年启动肉驴交易市场建设。

六、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

整合资金加大对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以牛羊驴等草食家畜品种为重点,突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基础母畜扩群、优质牧草基地、农牧结合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政策扶持。一是争取到国家肉羊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6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60万元,项目以彰武县昊丰养羊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年向社会推广优质种羊2000只。二是实施国家“粮改饲”项目。补助对象为牛羊规模养殖场(大户)或合作社及专业青贮饲料收储企业,具体补助标准由省农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依据当年各项目县实际收储量确定。三是奶牛、肉牛、肉驴政策性保险。奶牛在阜蒙县、彰武县实施,保费420元/头,赔偿标准为7000元/头;肉牛在彰武县实施,保费350元/头,赔偿标准为7000元/头;肉驴在阜蒙县实施,保费300元/头,赔偿标准为6000元/头。四是个人涉农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借款人资格的个人,需所在生产区域或合作组织达到如下规模:奶牛存栏100头,肉牛存栏100头或年出栏50头,羊存栏100只或年出栏100只,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五是屠宰加工企业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给予基础设施补助,市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扩能升级、争创名牌、上市等。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4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