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6-27 浏览量:18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岳怡静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按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农农〔2025〕78号)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2025年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7日
2025年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单产提升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要求,提高我市粮油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单产提升上水平见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以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围绕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技术路径,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领和服务小农户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2025年,力争玉米、水稻平均亩产提高5-1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提高1-3公斤,努力多增产。
——突出重点作物,强化分类施策。聚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作物,明确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力机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落实措施。
——突出关键技术,强化集成推广。聚焦共性关键技术,构建高产稳产耕作制度和高产模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集成推广智能化、精准化关键技术和定制化、全程化、规范化高产模式。
——突出要素整合,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向整建制推进县、产粮大县倾斜,形成建基地、推技术、强农机、育主体的单产提升合力。
——突出绿色高效,强化生态友好。坚持产量品质并重、节本增效兼顾、生产生态结合,遴选推广食味好、品质优、专用化品种,持续推进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增效。
二、技术路径
(一)玉米。统筹做好沟渠治理、培肥地力、精准播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适期晚收、低损收获等工作。良田上,因地制宜平整土地,适地建设排水沟,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统筹实施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良种上,筛选推广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及转基因品种,力争玉米亩均密度再增500株左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提高到5000株以上。良机上,加快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推广应用,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机,推动现有农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良法上,因地制宜推广科学轮作、保护性耕作、合理增密、宽窄行种植(大垄双行、比空种植等)、种肥分层、水肥一体、一喷多促、适时晚收等技术,抓好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治。
(二)大豆。统筹做好科学轮作、合理增密、种子包衣、根瘤菌接种、一喷多促、低损收获等工作。良田上,合理田块布局,建设排水沟,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良种上,大力推广耐密植、抗裂荚、抗病虫、宜机收品种以及高油高产、高蛋白高产品种,因地制宜推广转基因品种。良机上,推广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高效低损专用收获机,推动现有农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良法上,集成推广轮作、种子包衣、根瘤菌接种、合理密植、水肥精准调控、一喷多促、低损机收等,抓好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等病虫害统治。
(三)水稻。统筹做好集中育秧、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良田上,开展水田田面精细平整,改造完善灌排设施,提高灌排系统效率。良种上,筛选推广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强的高产品种以及高食味优质品种。良机上,加快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高端智能高速插秧机等。良法上,集成推广浸种催芽、集中育秧、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抓好水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灰飞虱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四)花生。统筹做好选用良种、密植精播、合理间(轮)作、菌剂固氮减肥、一喷多防等工作。根据生态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品种;因地制宜采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浅埋滴灌、单垄小双行交错布种、地膜覆盖、花生玉米宽幅带状间(轮)作等栽培方式;推广增施有机肥、种子包衣、水肥一体、连作障碍消除等关键技术;抓好地下害虫、棉铃虫、叶斑病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推广低毒低残留绿色防控技术,结合病虫防治实行“一喷多防”、“一喷多促”,实现防病、防虫、防早衰,促开花、促结果、促成熟的多重功效。
三、重点任务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引导发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29万农户参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覆盖粮食播种面积78.2万亩以上。一是开展专题培训。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对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开展培训,推广密植品种、宽窄行密植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单产提升集成技术。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培训,在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县确定一批辅导员,“点对点”向粮油类主体提供综合服务。二是强化体系支撑。按照《辽宁省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办法》,推动家庭农场定期更新数据。完成300个承担财政项目的农民合作社数据录入重点监测合作社名录库。总结单产提升典型案例,发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提升单产带动农户的好模式好经验,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三是推进项目实施。优化中央财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实施,调整项目建设周期。以平原地区单产提升、丘陵山区带农户作为重点,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中予以倾斜支持。实施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项目,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满足主体金融服务需求。
(二)加快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加强优良品种筛选推介、保障良种充足供应、推动种子质量升级为抓手,强化市县(区)协同,分作物分区域加快推广应用一批单产水平高、品质抗性好、耐密抗倒伏、适宜机械化的优良品种,有效促进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融合。一是筛选推介优良品种。根据2025年省级农作物优良品种推介名录,推介适宜市内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粮油类农作物优良品种10个。开展2025年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二是保障良种供应。加强种子供需分析和市场监测,指导做好供种调度。加强花生育繁推建设,提升粮食作物供种保障水平。三是提升种子质量水平。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和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实施新修订的玉米、水稻等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推动实施种子认证制度,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种子质量水平。
(三)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社会化科技服务协同发力,聚焦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县区,集聚农业科研推广专家力量及项目资源,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一是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发布一批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耕地保育、机收减损、绿色低碳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进行展示推广。针对整建制大面积单产提升,制定技术解决方案,在阜新县、彰武县加快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熟化和推广应用。二是强化科技成果推广指导服务。依托农业农村部产业专家团一对一包联服整建制推进县,指导整建制推进县“一县一方案”推进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开展全程指导服务。支持农技人员联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研院校专家、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共同开展农技服务。三是加快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在整建制推进县打造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4个以上,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680个左右,组织开展示范展示和观摩交流活动50场次以上,加快形成从基地、主体到普通农户的农技推广网络。以转基因玉米为重点,进一步熟化示范适合不同生态区的生产种植方式和农机农艺措施,增强生产技术的整体配套性,加速密植、轻简化栽培模式应用。开展“科技服务进万村”活动,落实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每名农技人员定向包联至少1个行政村,联系不少于10个(名)生产大户或农民技术员,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到田。
(四)推进主力机型配套升级。机具研发上,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将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精量密植播种机、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等大面积单产提升所需的主力机型列为推广重点。扎实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促进老旧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升级换代,提升在用机具性能。主体建设上,加快推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建设,支持配强单产提升主力机型,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能力,扩大先进适用机具应用面积。机手培育上,加大农机手培训力度,提升农机维修保养、设备调试、田间操作、参数设置等技能。机收减损上,推广应用高效低损收获机械,引导农户适时择机精细收获,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五)开展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工作。一是做好摸底调查。各地以近三年在现有排涝体系下农田受淹情况为主要依据,以县(区)域为单元全面调查农田洪涝灾害重点地区和平原易涝区分布情况,确定农田沟渠体系分布走向、覆盖范围、问题隐患等,重点排查工程占地围堵、违规种植占用、清淤维护不到位等造成的农田灌排渠系“中梗阻”问题。逐级构建形成覆盖水源供给、引水输水、农田用水、沟渠排水的县区农田水系“一张网”。二是强化项目统筹实施。各县区协同推进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工作,重点疏通田间沟渠“毛细血管网”,打通堵点、断点,有效解决农田排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对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的地块,分级分类开展项目建设,科学布局新建灌溉与排水设施,改造提升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工程年久失修、损毁淤积、排水能力不满足需求的排涝工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外的,加强部门沟通,统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前单独谋划、包装项目,多渠道、多途径争取政策支持。
(六)提升农垦粮油增产带动能力。锚定农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目标,聚焦玉米、水稻等作物,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大推广农垦粮油作物20项高产高效技术,鼓励农垦企业加强区域性良种推广应用,强化垦区间、农垦企业与科研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切实扩大关键技术措施覆盖面。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支持和资金项目投入,在垦区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切实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能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社会化服务样板田,指导农垦社会化服务主体与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稳定的垦地合作机制。利用媒体渠道宣传垦区“两大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彰显和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营造农垦改革发展良好社会氛围。
(七)推进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气象灾害上,加强部门会商,强化监测预警,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和技术指导。发挥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加强农机应急救灾组织调度。推动建立防灾救灾农机应急有偿调用机制,完善落实防灾救灾农机储备和调用制度。病虫草害上,加强预测预报,重点抓好玉米叶斑病、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和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防控。落实病虫害防控资金,准备药剂药械,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力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八)整建制大面积单产攻坚。在阜新县和彰武县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优先在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地块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集成推广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开展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在项目县(区)聚力打造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集成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融合。支持油料大县利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建设花生、大豆生产示范区,开展优质高产品种筛选示范、关键技术试验攻关和高产技术集成推广,推进阜新县大豆整建制单产提升。组织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通过奖补调动种植主体优化组织方式、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培育一批粮油适度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同时,落实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政策项目,集中资源支持大面积单产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市级负总责、县区抓落实”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实行行政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推。整合系统力量,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格局。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动真格、出实招,汇集相关项目及政策资源,提升项目实施成效及惠农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各方面支持。
(二)强化整县推进。在打造国家玉米、大豆整建制推进县的基础上,依托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等项目扩大实施规模,加强示范带动。指导整建制推进县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强化工作调度,全程跟踪落实关键技术和重点任务,促进整县均衡增产。
(三)强化科技支撑。调动专家和农技人员积极性,坚持需求导向,深入生产一线,到田到户开展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服务。以单产提升相关项目为载体,建立农科教、产学研协调推广机制,依托省市级专家团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活动,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联合指导,提高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四)加强生产主体培育。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实施单产提升,承担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任务,提升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支持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围绕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粮油生产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
(五)强化总结引导。在关键农时季节及时派出工作组,对单产提升行动开展指导服务,确保技术落实、任务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活动,及时总结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营造良好氛围。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西环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nw2822337@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65号
辽ICP备2021000644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3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822337 网站举报邮箱:fxsnync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