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开展农田建设项目信息化监管

日期: 2020-10-28 浏览量:426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文字大小:

为了优化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推动行业进步,我市结合行业与项目管理实际,研发建设了“阜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利用互联网与数据分析实现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信息化。

一、破解管理效能瓶颈

2018年底机构改革,我市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职能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提高了全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与此同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市遇到了明显的管理力量不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新时期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平台”的建设,充分考虑了管理力量不足、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散等问题,例如:将工程进度调度工作由施工现场负责人直接按时上报平台,实现了由“一人统计一个县,到一人统计一标段”的转变,极大简化了调度工作,从而将各县区管理人员从繁复的数据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深入项目做好监督工作,进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二、构建行业监督体系

“平台”设计之初,就定位于构建农田建设行业监督体系,通过“平台”建设,构建阜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业企业数据库、从业人员数据库、项目数据库等“三库”,依托项目管理过程,通过信用评价,实现奖优罚劣,强化对行业企业、人员管理,规范从业行为,建立更加守法、诚信、公平的农田建设行业氛围。

三、实现信息集散交流

“平台”在实现良好的项目管理功能的同时,依托行业数据库,兼具信息收集、统计查询及成果展示等功能。一是实现了网络数据传输,从而有效简化了项目申报、数据统计、立项审批、进度调度等工作程序,实现项目建设数据实时查询,提升数据查询的精准性;二是具备较强的数据整理分析功能,通过对原始数据整理分析,归纳出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为各级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三是利用云存储技术,实现对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管理。项目从地块选择、实地勘测、初步设计、项目评审、申报批复、施工监理、验收管护等方面形成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云端;四是分年度综合展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直观了解各县区、各项目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工程措施等信息。有效管理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个环节的第三方企业,可以按属地、资质、服务类别进行查询。并与“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相对接,实现数据互通。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