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训”质量》(38号)答复

日期: 2021-05-13 浏览量:356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白梅 文字大小:

郭亚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训”质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提出的针对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客观、准确的,按照您提出的建议,为了提高素质农民培训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的措施加以落实。

一加强领导全面统筹规划

(一)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政治站位。培训高素质农民,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各级政府部门都应提高政治站位,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要求整合农业教育资源,统筹做好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市委农办印发《阜新市高素质农民五年培训行动计划(2021-2025)》,着力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农民培训新格局,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行动,2021年起,整合各级各类涉农培训资源,利用5年时间,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即每年重点培育10名高素质领军人才、100名致富带头人,1000名高层次多技能高素质农民,五年时间共培训高素质农民8000人,按照培训领域进行分工,其中市委组织部承担农村乡镇两委班子干部培训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承担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等培训任务、市扶贫办承担农村贫困人口培训工作,加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扎实推进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一是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分层分类、融入产业、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思路,每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有酬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000人以上,全部运用国家专项补贴资金进行,每年大概300多万元。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项目统筹管理监督考评工作。阜蒙县、彰武县为项目落实主体,培训工作结合地域产业发展方向并统筹考虑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进行,促进培训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培训全程严格按照省方案要求进行经营管理型(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负责人(理事长)及骨干,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和农业经理人)培训采取线上30%+线下70%的培训结构,培训时间15天,其中实训课占总学时的30%,这个类型的培训更侧重对学员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专业生产类和技能服务型培训时间均为7天,实训时间占总学时的70%,这两类培训更侧重于学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强化培训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打造复合型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健全机制强化培训的精准性

(一)融合优势资源办学。阜新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由市农业农村局统筹组织和监督管理,遴选有相应资质能力的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打造“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教育培训体系,综合运用市级农业学校、市第二职专、县级农业广播学校、县级农业站所专业优势,承办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并积极探索坚持强化以政府为主导,融合社会优势资源办学的原则,运用农业龙头企业、优秀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优势资源,参与进培训工作中。2019年阜蒙县联合一家农事企业承办部分培训工作,培训效果较。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要逐渐摒弃单纯农业内部办学的旧体制,整合农业及科技、教育等优势资源,统筹布局,统一思想和行动,逐步构建起高素质农民培训教育的新体系,实现多方组织多渠道培训的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创新发展。

(二)强化精准培训。阜新比邻内蒙,地处农牧交错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阜新种养结合的优势条件,但虽然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位居全省首位,畜禽饲养量、农业机械化水平排在全省前列,但是还存在农业科技化水平低,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这些短板和弱项不强化、不补齐,就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影响阜新转型振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色。如何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的培训方向要与地域的产业需求相统一,并注重在产业调整和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在确定玉米、杂粮、大豆、甘薯、水稻高产种植、果树栽培、肉羊、肉牛、生猪高效养殖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应在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病虫害防控作为重点课程,并将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新兴媒体网络销售、涉农政策法规解晰作为热门课程纳入培训体系,真正精品课程体系。

三、优化服务体系加强跟踪指导

(一)建立优质培训资源库。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要注重积累优质资源,组建市级优质培训资源库,将本地高素质农民培训优质资源进行储备,不断提升名师名课、优质基地效能。目前已初步建立市级优质培训资源库,将本地优秀培训讲师海宏文、曹友文、可欣确定为教师资源;阜新农业学校、阜新第二职专、彰武治沙学校确定为优质培训基地;将阜蒙庆丰家庭农场、彰武北斗星花卉种植合作社、辽宁晨曦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确定为优质考察基地;将彰武昊丰养羊专业合作社、彰武航星现代农业示范园确定为实训基地。并综合运用省专家库资源,聘请来阜授课。以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本市培训优秀资源的培育,将更多优秀资源充实进本级资源库中。为了不断促进师资力量素质提升,我市计划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到省内外有着丰富和先进培训工作经验的地区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培训基地的现代化科技教学水平,借鉴对方好的工作方法、教学经验,促进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二)加强培训后跟踪服务。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训基地每年都要根据学员需求,组织农业专家服务团队针对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入户指导,结合学员需求现场解决生产问题。每年组织专家30余人入户指导70人次以上,发放各种农业科技辅导图册和宣传单近千份。并组织农业合作社、种养示范主体参加省内外各大农展会,拓展视野打造阜新农产品品牌效应。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服务渠道,探索集中培训+入户指导+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服务体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水平。市级农业部门也将建立相关机制,定期对县级财政资金随项目进展到位情况进行督促,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1430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