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4-26 浏览量:299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岳怡静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苏晓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培育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引导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我市成立了发展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印发了《阜新市“十四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立足我市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构建“一核、两翼、多园”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布局。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农产品精深加工专班,印发《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产品精深加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按照“大食物观”“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要求,聚焦全市“双千双百”总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实行“三走进两争取”工作举措,以建设食品工业大市为目标,做精粮食产业链、做优花生产业链、做强草食畜牧业产业链、做大猪禽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动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赋能,实现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增值。
二、做大做强农业生产基地,打造多业并举的稳产保供体系
2023年开始,我市利用3年时间,聚力打造以“三带四园”为载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重要示范带和以“五基地”为重点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2024-2025年,一是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粮油生 产基地,计划创建花生、谷子、黑豆、甘薯、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分别2万亩、1.5万亩、5000亩、5000亩、1万亩;二是建设蔬菜水果等设施农业种植基地,集中力量建设3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3个500-1000亩绿色蔬菜供应基地。阜新县建设设施农业7500亩、裸地高效农业1.7万亩,彰武县建设设施农业6500亩、裸地高效农业1.6万亩;三是建设生态畜禽养殖基地,以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为载体,提高猪牛羊禽规模化饲养量,累计改造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
三、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强链工程,推动精深加工发展
一是实施“4+N”农业产业链发展,做精以中阜农业、芳山谷物等企业为重点的粮食产业链,逐步推动粮食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做优以鲁花、谷丰、沃土等企业为重点的花生产业链,推动花生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做强以阜新伊利、彰武越秀辉山等企业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产业链,推动草食畜牧业加工项目建设;做大以双汇、大红门等企业为重点的猪禽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屠宰和精深加工能力。二是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补助项目,支持企业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对有先进加工设备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农产品深加工补助项目。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提升集聚区服务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向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集中,培育产业“增长极”。全市有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阜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彰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等3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目前已基本形成粮油加工、畜禽屠宰加工、方便休闲食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精准对接促招商
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农业招商小组,编制农业招商手册,多角度多渠道宣传我市农业资源禀赋优势,突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项目精准对接。开展全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月调度工作,会同县区以粮食、花生、草食畜牧业、猪禽等产业链条为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上下游配套需求,积极推行产业链招商,积极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促成优质域外农产品加工项目落户我市。积极参与全市双招双引活动,借助农交会、辽宁农博会等平台,开展精准招商、项目洽谈等专题招商活动。发挥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商招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来阜投资兴业。2024年,计划引进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20个以上。
五、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一是培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主体。挖掘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潜力,构建龙头企业发展梯队。组织辽宁中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组织推荐阜新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培育壮大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队伍,做强一批产业链条长、行业影响力大、联农带农紧密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目前全市有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2家。2024年计划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户以上,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家庭农场20家。二是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通过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小粒花生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整合农业资金,支持企业围绕生猪、花生等特色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我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4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特色农业县2个,正在实施小粒花生、良种奶牛、肉牛等3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六、加强品牌打造和产销对接,赋能品牌增值
持续做好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争创“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鼓励和引导龙头提高企业品牌发展能力,开展品牌营销,讲好品牌故事,树立企业形象,依托品牌溢价效应提升附加值。适时举办花生节、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域内大型活动,积极组织农事企业参加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省内外展销推介活动,进一步促进产销对接,提高阜新特色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拓展国际市场能力。目前全市获得“二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71个,其中绿色食品6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个。绿色食品涵盖花生、地瓜、谷子、荞麦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包括阜新花生、化石戈小米、彰武花生、彰武黑豆和彰武地瓜。2023年,波森特巧玉玉米和桑港挚醇树莓酒获评辽宁知名农产品品牌,新邱驴肉、彰武花生、彰武黑豆、彰武大米、彰武地瓜被评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024年计划培育“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以上。
七、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辽宁正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申报“辽宁特色食品预制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就辽菜、锦州烧烤、水产品开展预制菜研究转化。沈阳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彰武天丰养殖场达成产学研合作,申报“夏洛来肉羊新品系选育”项目,联合开展夏洛来肉羊新品系培育。同时,依托科技特派团项目,辽宁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完成对接,建立甘薯优质加工种质资源基地和种质优化技术中试基地;2024年科技部门将继续跟踪项目进展,并依托“科技特派+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积极推进院地合作,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地。同时,以科技特派工作为抓手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送“技”到田间,打通惠农“最后一公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八、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一是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社会化服务由人工向数字化管理转变。搭建市级社会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组织在平台上向农户提供服务内容,农户在平台上点餐式购买服务。扩大社会化服务内容。在农业生产环节提供服务的同时向生产的上下游开发服务内容,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社会化服务面积。2024年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300万亩以上。二是开展农技专家下基层助力科技兴农活动,全市种植、畜牧、农机等领域农技专家22个专家团队深入一线,开展下乡指导。持续发挥智慧平台助农作用,发布价格行情信息、供求信息、开展助农直播等活动。开展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等培训,2024年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000人次以上。
九、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护航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实施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以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督促相关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批批开具,指导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在混装或者分装后销售时按规定开具,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纳入监管平台管理,推进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下亮证。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定并实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生产环节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风险排查。开展2024年全市“1.8批次/千人”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工作。健全完善生产主体名录库和信用档案,推动乡镇监管责任落地落实。
再次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继续支持、关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6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西环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nw2822337@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65号
辽ICP备2021000644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3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822337 网站举报邮箱:fxsnync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