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43号)答复

日期: 2024-04-29 浏览量:187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岳怡静 文字大小:

韩小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了我市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来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

  一、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强链工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一是按照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战略安排,紧紧抓住辽宁省建设食品工业大省契机,聚焦全市“双千双百”目标,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动实施“4+N”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做精以中阜农业、宏建米业等企业为重点的粮食产业链,做优以鲁花、谷丰、沃土等企业为重点花生产业链,做强以阜新伊利为重点草食畜牧产业链,做大以双汇、大红门等企业为重点猪禽产业链,协调发展大豆加工、果蔬加工等其他农产品加工产业,持续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转变。二是坚持内育外引双发力,多措并举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组织我市农业企业申报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积极争取省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资金,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补助项目。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创新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各类利益联结新模式,打造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户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增收。依托“科技特派+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积极推进院地合作,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地。同时,以科技特派工作为抓手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送“技”到田间,打通惠农“最后一公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度,引导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向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集中,培育产业“增长极”。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

  高质量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释放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一是实施农业产业融合项目。积极谋划、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以产业融合项目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二是推动特色农产品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旅游文化的挖掘深度结合,鼓励将农副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开展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充分利用“阜新花生”、“彰武黑豆”、“彰武地瓜”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优势,推进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既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效益和市场知名度,打造“阜”字号品牌,又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三、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品牌,释放品牌效应

  一是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强农业品牌培育,争创“二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鼓励和引导龙头提高企业品牌发展能力,开展品牌营销,讲好品牌故事,树立企业形象,依托品牌溢价效应提升附加值。目前全市获得“二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71个,其中绿色食品6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个。绿色食品涵盖花生、地瓜、谷子、荞麦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包括阜新花生、化石戈小米、彰武花生、彰武黑豆和彰武地瓜。2023年,波森特巧玉玉米和桑港挚醇树莓酒获评辽宁知名农产品品牌,新邱驴肉、彰武花生、彰武黑豆、彰武大米、彰武地瓜被评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024年计划培育“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以上。二是积极举办和参加域内外农产品展销推介和商业洽谈活动,依托京沈客专交通和区位便捷优势,拓宽与京津冀农业合作沟通渠道,持续推进产销对接,推进阜新优质企业、优质农产品与京津冀和沈阳都市圈企业对接,提高阜新特色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拓展国际市场能力。三是加快配套产地预冷设施和冷链体系,推进分级包装、净菜加工、直销配送等经营模式,培育发展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和现代化果菜配送中心,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四、强化跟踪服务,推动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

  一是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要求,狠抓落实,促产达效。市级成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开展“农业系统干部进企业、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强化服务,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农业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把握政策资金导向,推动农业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农业产业强镇、产业集聚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农业县、农业示范园等。充分把握省级农产品深加工补助政策,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补助项目,支持企业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强部门协作,提升工作质效。加强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沟通协作,共享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政策等手段,推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加强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运行中的资金筹措难等问题,推动重点龙头企业产品升级,加快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添持续发展动力

  一是围绕现代大农业发展方向,包装农业产业化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促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支持创新招商模式,用好“产业地图”“招商地图”,从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出发,明确招商主攻方向,招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实现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多渠道、不间断、高频次开展驻点招商、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在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打造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围绕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落实好“一网通办”“综合窗口”“一件事一次办”等各项改革工作,推动“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加强“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以制度规范不断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提升办事成效。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6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