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4-29 浏览量:238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岳怡静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陈忠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产业强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加强特色村镇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振兴稳步推进。目前我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4个,分别为清河门区河西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主导产业为设施蔬菜;阜新县大固本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主导产业为肉羊和花生;阜新县阜新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主导产业为肉牛;彰武县前福兴地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主导产业为地瓜。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分别为阜新县伊吗图镇,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阜新县老河土镇敖龙胡同村,主导产业为花生;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主导产业为地瓜。阜新县佛寺镇佛寺村和东梁镇吐呼噜村、彰武县大德镇大德村、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等4个村纳入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阜新县被评为主导产业为花生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主导产业为玉米和生猪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彰武县被评为主导产业为玉米和生猪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阜新县获批创建主导产业为花生的特色农业县,彰武县获批主导产业为地瓜的特色农业县。2024年我市开展花生、杂粮、甘薯、设施果蔬、肉驴等特色产业摸底调查工作,并推荐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等9个村、阜新县老河土镇等7个乡镇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村镇储备库。目前全市获得“二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71个,其中绿色食品6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个。绿色食品涵盖花生、地瓜、谷子、荞麦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包括阜新花生、化石戈小米、彰武花生、彰武黑豆和彰武地瓜。新邱驴肉、彰武花生、彰武黑豆、彰武大米、彰武地瓜被评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农业生产基地。以实施“农牧循环产业带、高效作物产业带、设施蔬菜精品园和五基地”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践行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绿色畜牧业、精品高效农业和林下经济,推动绿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强链工程,做精以中阜农业、宏建米业等企业为重点的粮食产业链,逐步推动粮食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做优以鲁花、谷丰、沃土等企业为重点的花生产业链,推动花生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做强以阜新伊利、彰武越秀辉山等企业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产业链,推动草食畜牧业加工项目建设。做大以双汇、大红门等企业为重点的猪禽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屠宰和精深加工能力。三是持续做好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争创“二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鼓励和引导龙头提高企业品牌发展能力,开展品牌营销,讲好品牌故事,树立企业形象,依托品牌溢价效应提升附加值。适时举办花生节、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域内大型活动,积极组织农事企业参加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省内外展销推介活动,进一步促进产销对接,提高阜新特色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拓展国际市场能力。
三、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以农业产业融合项目为抓手,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实施小粒花生、良种奶牛、肉牛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二是加强部门协作,提升工作质效。加强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沟通协作,共享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政策等手段,推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加强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运行中的资金筹措难等问题,推动重点龙头企业产品升级,加快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提升集聚区服务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向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集中,培育产业“增长极”。全市有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阜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彰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等3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目前已基本形成粮油加工、畜禽屠宰加工、方便休闲食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四、强化体系支撑,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一是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辽宁正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申报“辽宁特色食品预制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就辽菜、锦州烧烤、水产品开展预制菜研究转化。沈阳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彰武天丰养殖场达成产学研合作,申报“夏洛来肉羊新品系选育”项目,联合开展夏洛来肉羊新品种培育。同时,依托科技特派团项目,辽宁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完成对接,建立甘薯优质加工种质资源基地和种质优化技术中试基地;2024年将继续跟踪项目进展,并依托“科技特派+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积极推进院地合作,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地。同时,以科技特派工作为抓手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送“技”到田间,打通惠农“最后一公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助推农业提质增效。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市级主体34家,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00万亩。积极开展涉农培训,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3期,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840人;举办省、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训班4期、298人次;助力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全市农业信息化暨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2期、280人次。农技专家下基层助力科技兴农。全市种植、畜牧、农机等领域农技专家22个专家团队深入一线,累计开展下乡指导1000余人次,举办科技培训810人次。
再次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支持、关注乡村振兴,多提宝贵意见。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6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西环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nw2822337@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65号
辽ICP备2021000644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36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822337 网站举报邮箱:fxsnync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