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主要粮食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日期: 2021-08-05 浏览量:447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白梅 文字大小: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产丰收,根据省厅印发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制定我市玉米、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落实。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185


(此件公开发布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我市玉米生长普遍进入灌浆期,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受益于前期充沛降雨,玉米整体长势良好。但6月份及7月多雨、寡照、低温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块存在大小苗现象,植株素质、根系发育不如往年7月中下旬,全市持续晴热天气,弥补前期光热不足影响,玉米生育进程加快。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汛期台风、强降雨天气的实际,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适时补水防干旱

当前是玉米需水、需肥的关键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玉米长势和生理需求,结合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和田间水利设施,及时启动抗旱水源和设施设备,采用喷灌、滴灌、垄灌、微喷、隔垄交替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流失,扩大浇灌面积,减轻高温干旱影响。对浇过水或水源紧张的地块,适时划锄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田间水分蒸发。对无灌溉条件的旱作雨养区,采取中耕、高培土等措施,增加土壤蓄水量。对受旱较轻的地区,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旱能力。

二、加强田管抗倒伏

由于前期雨水足,玉米植株长势好,但根系发育不如往年,在遭遇灾害性天气时容易倒伏。因此,应适时培土,合理施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素质,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对田间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挖沟通渠,通过机械排水或自流排水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植株长时间浸泡后,导致防台风抗倒伏能力下降。

三、适时追肥促生长

根据玉米长势和前期施肥情况,特别是播种较晚、生长发育滞后及水淹过的田块,适时适量追施速效氮肥。施用时最好采用开沟或穴施的方法,可结合浇水或趁雨前追施,提高肥效。氮肥要深施或施后覆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防止因高温产生肥害。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发育。

四、综合防控病虫害

玉米以防范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等四虫一病为重点。加强对田间监测调查,适时发布预警预报。针对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等迁飞性重大害虫在做好成虫监测的同时,抓好田间虫情排查,第一时间对高密度发生区实施集中有效防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危害。针对玉米螟、玉米大斑病要抓住防控关键期,科学使用药剂,压低穗期菌源和虫源基数,减轻危害损失。积极采用生物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控,或无人机、高地隙打药机等植保机械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点防点治或统防统治。要强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释放天敌等措施的应用,提高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防控水平。在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化学防治与联防联控。

五、注意防早霜促早熟

对发育延迟田块,要抓好防早霜促早熟措施落实。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逆、抗寒能力。适时做好玉米站秆扒皮晾晒,加速籽粒脱水,降低含水量,促进早熟。同时采取割空株、打底叶等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营养向籽粒转移,加速成熟。一旦发生早霜,要引导群众不要急于收脱,要适时晚收,适当延长玉米后熟时间,充分发挥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传送的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机收获速度快的作用,抢打抢收,做到颗粒归仓。

六、灾后及时恢复生产

发生高温干旱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水灌溉,因地制宜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旱能力。发生洪涝灾害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植株上的泥沙,进行中耕松土散墒,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发育,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发生风灾后,对植株倾斜未完全倒伏的地块,尽量维持现状,依靠自身能力恢复生长;对植株完全倒伏、茎秆未折断的地块,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垫扶果穗,防止果穗发芽霉变;对植株倒伏严重或茎秆折断无法恢复的地块,适时抢收。对绝收地块,视情况及时抢收秸秆作青贮饲料,减少损失。同时,要立即毁种补种,种植白菜、萝卜、秋芸豆、秋菠菜、雪里蕻等秋菜作物,也可视情况种植一些生育期短的荞麦、青贮玉米、饲料等作物。改种地块要考虑除草剂药害。


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6月份及7月上旬多雨、寡照、低温等因素影响,要预防水稻叶瘟、纹枯病的发生。7月中下旬,全市持续晴热天气,弥补前期光热不足影响,水稻生育进程加快。结合汛期台风、强降雨天气的实际,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水分管理

水稻孕穗期是水分敏感期,稻田一般要保持6-8厘米水层,此时缺水会影响幼穗分化,导致穗粒数减少。如遇到17以下低温,田间水层应保持在15-20厘米,以预防障碍型冷害的发生,待低温过后,立即恢复3-5厘米浅水层。抽穗开花期需保持稻田浅水层,灌浆结实期要以间歇灌溉为主,即灌一次浅水,待自然渗干至脚窝有水,再灌下一次浅水。此外,水稻抽穗后30天内不可断水,避免发生植株早衰和籽粒不饱满。

二、科学施好穗肥

水稻插秧后,因低温寡照等原因导致缓苗慢,分蘖迟,封行晚,尽管有效分蘖数接近常年,但有徒长形态。这个时期如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出穗推迟,成熟度下降,稻瘟病等病害发生。应根据水稻叶色变化、前期施肥量等因素适时适量追施氮肥和钾肥。齐穗前25天为穗肥最佳施用期,施肥前保证水层,均匀撒施,生长过旺地块可不追施穗肥。

三、及时预防病虫草害

水稻要重点防范二化螟、灰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两虫两病。防控二化螟要推行生态调控、性诱诱杀成虫和释放天敌寄生卵等措施,同时抓住卵孵化初期和低龄幼虫期开展科学用药防治,减少蛀茎危害。防治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要突出压前控后、重点保护水稻灌浆期。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稻瘟病突出抓好破口期、抽穗期和齐穗期施药预防,严防流行蔓延,水稻纹枯病抓住水稻分蘖拔节期,科学用药防治,控制扩展危害。田内应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除草,大风天气禁止田埂边喷施除草剂作业,避免飘移药害。要强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释放天敌等措施的应用,提高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防控水平。在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化学防治与联防联控。

四、合理调控促早熟

早霜是常发性的低温冷害,易造成作物生育延迟,影响结实灌浆,降低作物产量。要坚持保地温、促早熟、延迟收的技术路线,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作物抵御低温能力。要灌水调温,提早灌水防霜冻,缓冲低温影响。要促进早熟,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水溶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补充植株养分,增强抗寒能力,提高植株素质,为籽粒灌浆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及时断水,防止贪青晚熟。要适当晚收,一旦发生低温冷害,不要急于收获,可适当推迟收获,延长后熟生长时间,促进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转移,减轻冷害影响。

五、积极防范自然灾害

对于高温干旱,坚持以水调温、叶面喷施、防止早衰,加强水分管理,调节田间小气候,缓冲高温影响。要以水调温,在孕穗期采用浅水勤灌、日灌夜排等措施,降低土壤温度,增强根系活力;灌浆期切忌断水过早,防止高温逼熟和早衰。对缺水干旱田块,及时提水灌溉,增加田间湿度,改善土壤墒情,以水调温,防止旱热叠加影响。同时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式,增强水稻的高温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后期应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于台风洪涝灾害,要坚持排、散、管、促多措并举,及时抢排积水,恢复土壤透气性,养根护叶,促进受涝作物生长。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阴雨天可一次性排干,排水后适当晒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恢复植株生长。对过水脱肥田块,要及时追肥,可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亡等现象。


《关于主要粮食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解读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